考研是一场自己和自己的战斗,在考研的过程中,你会面临无数次的自我怀疑,怀疑自己的水平是否足够,怀疑大家是否都跑在你前面,怀疑自己是否足够努力了。在这场战役中,唯有坚持和努力,才能拯救你千千万万次。轻舟已过万重山,只要是认认真真的完成了备考的过程,总会取得不错的结果。
同时,考研是个战线相对较长的考试。并不建议从一开始就期望自己能每天学10小时,从考研中后期,每天学习6-9小时就已经足够了。
政治相对而言是一门不那么容易拉开差距的学科,你很难好的一骑绝尘,因为它不仅要求你有很好的理解能力,也要求你有很强的知识储备;同样你也很难被拖累很多的分数,因为作为一个政治正确的大学生,还是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。
在3-6月,并不建议花费很多的时间在政治上。跟着老师的基础课,按时上课和完成相应的习题就完全足够。可以在这个阶段,将政治作为一种日常的小任务。比如看一些每日推送的公众号等。
在7-10月,逐渐增加一些政治的时间。此时的政治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,对政治的各科建立一个基本的框架,并对知识点进行一定的重复。可以配合更多的做题的时间,得选择者得政治。可配合1000题,对选择题的框架进行查漏补缺。但是这个阶段的重点,仍然不在政治。
在11-12月,要对重要的选择题知识点进行大量的重复,并对易混淆的和易忘的进行重点记忆。在各位老师陆续出背诵手册后,开始进行疯狂背诵。完成主观题的知识储备。
英语最重要的就是背单词,从开始准备,到最后上考场,每一天都要进行单词的背诵和复习,尤其要注意对于熟词僻意的掌握。
在3-6月,可以重点进行英语基础的学习。像是语法、长难句等基础知识的掌握,虽然并不能对考研英语的成绩有一个质的提升,但是基础决定了最后成绩的上限。
在7-10月,重点学习阅读的技巧,并进行大量的练习。除了近两年的英语真题外,对英语的阅读真题进行大量的重复的练习,反思自己在解题过程中的不足和漏洞。同时,还要完成完形填空、新题型等的学习,并形成自己的写作模板和素材库。
在11-12月,要适当减少英语的时间,但是单词的背诵和写作的训练不能减少。进行写作的训练,一定要对自己的模板进行反复的背诵和练习,才能在考场上熟练运用。
数三并不是一个很难的考试,更多的考验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计算能力。数学是很重要的一门,会造成很大的分值差异。
在3-6月,依次完成高数、线代、概率的学习,最好能进行两轮的学习。完成一定量的习题,可以考虑使用1000题,大量练习不同的题型。或是对一份习题进行反复的练习,思考自己学习的不足支出。
在7-10月,进行数学的强化学习。要搭建好自己的学习框架,进一步学习并了解各科可能涉及的考试题型,分别进行高数、线代、概率的内容整合。
在11-12月,要完成数学的冲刺阶段。在这个阶段,要更多的去做套卷。在各个押题卷出来前,可以做去年的押题卷。每2-3天一张,一天模拟,一天复盘整理,大量的练习才能在考场上正确的算出答案。可以不用去纠结一些偏题怪题,要适当的进行取舍。
上海财经大学的801经济学偏重计算,背诵内容较少,而且每年的真题重复率较高,所以要额外重视真题的练习!我是在7月份开始的专业课的学习。
7-10月,完成专业课一轮的学习。7-9月主要是进行了微观经济学的学习。先上一遍网课,然后将对应的钟根源习题完成,并完成相关的思维导图的制作。在开始宏观经济学之前,对钟根源的习题刷了2遍。10月初匆忙的学习了宏观经济学。当时的时间安排不合理,最好是在9月开始宏观经济学的学习,然后十月完成一轮学习。
11月开始了真题的模拟。频率是一天一张真题卷,并按照思维导图每天复习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内容。通过真题卷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复盘。在做真题卷的过程中,发现自己对宏观经济学还不够熟悉,所以又重新做了宏观经济学的课后题。一直到12月考试。
复试对我的压力更大,要求我在短时间内能够掌握好两本书,并做好面试准备。很幸运,我找到了金程考研,并在准备复试的一个月里收到了各个老师的细心讲解和热心鼓励,才让我能很好的完成复试的准备,并取得复试第一的好成绩。
在给出的两本参考书中,中级财务会计和公司理财,要将重心放在中财的准备上。着重学习资产相关的内容,掌握各种资产的确认、计量等。除了反复练习中财的课后习题,还要适当的练习CPA的选择题,部分知识点仅看中财会存在理解不够充分,复合性不足的问题。金程的老师很好的帮我画了两本书的知识点,让我充分利用好了这短短的一个月,也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去面对这次的复试。
除了专业课的准备,金程的老师在相关的英语复试中,也为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。在她的帮助下,我完成了对常见问题的准备,并敢于进行英语问答的回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