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些专业在考公考编中优势很明显!更吃香!

2024年06月05日 16:51 来源:金程考研
二维码

俗话说:“宇宙的尽头是考公考编”。本科毕业后,有部分同学会萌生考公务员考编的想法,这其中不乏有人为了考公务员考编先考研。相较于本科学历来说,研究生学历在考试竞争、岗位选择、职称评定、工资待遇、晋升制度等方面都有优势。


那研究生学历在考公考编中到底有什么优势呢?为了在考公的时候有更大的选择权,我们在考研的时候可以选择哪些专业呢?今天学姐给大家分析一下,希望对以后想考公考编的小伙伴有帮助!



优势一:研究生学历报考限制小



1)对于国考

研究生学历专业限制少、能够选择的岗位更多更好。2024年国考部分岗位本科生限制专业,但研究生不限;要求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岗位达到2046个,比2023年增加814个。而且,中央党群机关和中央国家行政机关(本级)449个岗位中,308个岗位限硕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报考,占比61.7%。


图片

图片


其次,一些双一流高校的研究生还可以报考中央选调生和定向选调生,选调生考试相对国考、省考报录比更低,考试也相对容易,而且可以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,也就是国家“储备干部”。因此,如果本科学校不好,同学们可考虑报考这些学校,走定向选调生的途径进入体制内,仕途更加“稳定”。


2)对于事业编

很多事业单位都会更倾向于招聘研究生。大学/学院招聘,开设教师、管理、行政、辅导员等岗位,几乎都要求研究生学历。

图片

发改委、教育局、商务局、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多家单位主要面向研究生招聘,且研究岗、管理岗均倾向于研究生。


图片

图片


3)对于教师编

研究生学历限制更小,选择更多。很多学校招聘教师时本科生限制专业但研究生不限,甚至部分学校的教师门槛提升到了研究生学历,特别是地方性重点中小学,入门均需硕士及以上。


图片



优势二:研究生学历入职起点高



体制内工作看重学历,同一岗位研究生入职公务员是副科级待遇,本科入职是科员待遇。相应地学历越高,工资也越高,一般研究生公务员工资会比本科生公务员高20%左右。而教师岗位硕士入职一般就是二级教师,本科入职后需要见习1年期满并合格才能晋升为二级教师。



优势三:研究生学历晋升更容易



学历水平也会影响晋升速度,学历不同,晋升年限也有差别,学历与晋升速度成正比!


以教师编为例:三级教师 → 二级教师 → 一级教师 → 高级教师 → 正高级教师。


图片


同样是毕业即入职,晋升一级教师,各学历层需要的年限分别是:

  • 博士晋升需要0年,入职即是一级教师;

  • 硕士晋升需要2年,入职为二级教师,在岗2年可晋升一级教师;

  • 本科晋升一级教师需要5年时间;入职后见习1年期满并合格为二级教师,受聘二级教师岗位满4年晋升一级教师;

  • 专科晋升一级教师需要7年时间;入职后见习1年期满并合格为三级教师,受聘三级教师岗位满2年晋升二级教师;受聘二级教师岗位满4年晋升一级教师。


在平稳晋升的前提下所需时间如上,但是由于学校编制名额限制,晋升时间将会更长。由此可以发现,在工作履历差不多的情况下,学历更能助力职称晋升。


为了在考公的时候有更多的选择权,我们在考研的时候可以选择哪些专业呢?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国考和省考部分招录岗位吧~


图片

图源:国考招录截图


图片

图源:北京省考招录截图


备注:红色-法学、绿色-管理学、黄色-经济学、黑色-文学、蓝色-计算机科学与技术(一级学科)


如上图所示:法学、管理学、经济学、文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,是招录岗位要求专业中出现较为频繁的,是公务员招录的热门方向。


在公务员招录职位表中,不同职位对专业要求不同,有同学会问“为什么有的写的是法学,有的写的是法学类,他们有什么区别呢?”,学姐先对这个问题做一个解释说明,同学们要认真看呀~


以法学类举例说明:我们先看一下国考图片中所示的法学与法学类,法学类(学硕)是指一级学科,法学类又下设许多不同专业,法学(学硕)就是其中的一个专业,指法学专业。两者的关系是:法学从属于法学类。


法学类可以报考,指的是法学类下设的专业都可以报考;法学专业可以报考,仅指法学专业可以报考。


图片

图源:研招网


再看一下北京省考图片最后一栏中的法学(0301)与法律(0351),法学(0301)指的是学硕法学专业,法律(0351)指的是专硕法律专业,括号中的数字是专业代码。也就是说,学硕的法学专业和专硕的法律专业都可以报考这个岗位。


图片

图片

图源:研招网


在考公、考编的过程中许多的岗位都是限制了考生专业的,有的专业可选择岗位少,有的专业可选择岗位多,也就限制了很多人报考。如果考研er们想在硕士毕业后进入体制内,以下几类专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~

图片

公务员考试并不强调学校的层次,更多的是专业限制,所以选择专业还要谨慎考虑。还需要基于自己的能力和专业的就业前景进行匹配,看两者的契合度,检测出来契合度高的肯定就说明你比较适合报考这个专业,契合度低那就说明需要换其它专业了。